第174节
书迷正在阅读:失忆后我拥有四个未婚夫、继后、拜托,我家师兄天下第一、被匹配度4.2%的下属标记了、第一剑修的饲鱼指南、疯批病娇渣男短篇合集、操狐(强制甜宠、1v1、古风玄幻、高H)、春桃(古言,1v1)、坠翠蓝河(ABO NP)、虚妄经年
王小菊以前只在家带孩子,并没有弹过棉花。 虽然刚开始不够熟练,好在年轻脑子也好使,没一会就做得有模有样的。 江枝见这两个人没有异常,于是没有在这边停留多久,找个理由就转身去找刘氏和徐根有。 此时,刘氏母子俩正在家里剥苞米,也在焦急的等着江枝的到来。 在看着她人出现的瞬间,刘氏丢下手中苞米,急步迎过来,此时也不畏惧江婆子了,凑过头来压低声音道:“二瑞娘,你说要做棉絮就做,怎么能让根宝俩个人都出门去? 好不容易才掰过性子来,愿意种地干活,万一在外跑野了又收不住……唉唉,我说这事要不得。” “根宝跟你说过了?”江枝意外。 她还以为自己需要仔细说一次,现在有徐根宝先说过,倒是省了自己费口舌。 “不是根宝,是小菊说的。她说让根宝出门,她也跟着去,两人走远些好挣钱,要我帮她带孩子。 还说每月给我钱,这样我不下地,也够买粮买肉吃,不用根有一家养老。” 刘氏愁得眼睛鼻子都皱在一起,她忧心忡忡:“我一个当奶的,带孙子也是应该,哪里需要她给钱,就怕她嘴巴甜,故意说这些乖巧话哄人。 话说得好听,结果丢下孩子不管,只顾自己逍遥快活去了。” 江枝没想的自己昨天才告诉李老实弹棉花,结果王小菊就直接告诉自己婆婆。 其实……这种有事说出来,比闷在心里使坏的人好对付。 江枝坐下来,跟刘氏一起剥苞米,也慢慢说话:“刘嫂子,你莫担心,人都是长了脚的,那两个打也打了,劝也劝了,又不能每天绑着,真是要走也没办法管。 还不如大家坐下来好好商量一下,要是他们两个人存心要挣点钱,带个孩子出门不方便,家里能帮一把是一把。” 她还有一句话没有说,已经是成年人,要是真改不过来,也只有放弃。 反正已经分家,若实在看不过意,能给小孩子吃一口饭就是心善。 旁边,徐根有一直没有出声,直到江枝说出“能帮一把是一把”。 他闷声道:“我也这样想的。 三四岁的孩子吃不多,一人省一口就能吃饱,现在也不用娘下地干活,在家做些家务带带孩子也行。 可是,根宝的性子不定,就怕他今天想这样,明天想那样。 要是在镇上干活,每天能回来还好,听王小菊的意思是一走就是一月半个月。 这时间太长了,哪怕我平时帮他看着庄稼,那播种上肥的事还得他自己做。 两头顾着,既耽误了农活不说,还又挣不到钱,除非农闲时出门做几天。” 江枝眨眨眼,还好! 看来徐根宝没有把想将地交给李老实糟蹋的事说出来,不然徐根有还得被气死。 还有这做生意的手艺人,自然是哪里有生意就往哪里去。 只有人等生意的,没有生意等人的,好不容易找到事,遇上生意好,几个月回不来也是正常。 就是交通发达的现代,出门打工几年也难回,更何况是车马难行的时代。 不过,这些话现在还不能说,一切还得看徐根宝夫妻俩的心思。 江枝招呼徐家的大儿子徐强子到跟前,摸出二十文钱给他,让他找李老实到镇上买些肉回来。 今天要在徐根有家吃饭。 刘氏拦着不让:“二瑞娘,简单吃点茶饭哪里需要买肉。” 徐根有起身就到里面翻床铺,想去拿家里藏起来的钱袋。 江枝笑着道:“刘嫂子,巧云这些时间来一直都来麻烦你,我买肉添个菜不算啥,你就别推推拦拦的。” 巧云这一个月里时不时来村里听学,要喝水什么的都是到刘氏这里来,刘氏对她也是很照顾的。 江枝还想在饭桌上把气氛搞起来,有些话才好对徐根宝夫妻说。 第244章 出门 很快,得到消息的李老实就屁颠屁颠的来了。 “江嫂子,真的是要买肉?” “是,你腿脚快,早些买回来!”江枝道。 李老实畅快回一声:“好的嘞!我这就去。 哦,对了,刘嫂子,根宝跟他媳妇两人做事还合拍,有板有眼的。” 他这阵一直都在晾棚那边守着的,故意看两人干活。 刘氏勉强笑笑:“能做就好!” 李老实去镇上买肉,不是一个人去的。 他现在已经成了村里的孩子王,走哪里都是前呼后拥。 就连现在顶着太阳走十里也有陪伴,徐根有家的孩子,田贵家的孩子,还有石家、林家的,都被他的嘴哄得团团转。 李老实又最会花钱,二十文让他买了肉和豆腐,还另外掏钱给每个孩子尝了一口糖水收买人心。 有这些小眼线在,于是,村人在李老实这里就再无秘密可言,就连秦氏每天什么时候去茅坑拉大号都知道。 农家饭,两点半。 李老实从镇上买回来的肉和豆腐,田氏连炒带烧的弄成三个菜。 再用炒菜的油锅煮一盆青菜汤,放几颗盐花,把锅里最后一点油星也不浪费,于是有肉有豆腐还有菜,就是丰盛的一顿。 此时,徐根宝和王小菊也被李老实叫回来了。 都说人世有三苦,撑船、打铁、磨豆腐,但弹棉花也是公认最脏最累的活。 声声弦响,片片飞花。 一张弹弓、一块磨盘、一个弹花槌和一根牵纱篾便是弹棉匠的谋生工具。 大半天过去,一床棉絮基本上要完工了。 徐根宝和王小菊已经变了一个人,浑身上下落满弹散的飞絮,不光是头发上飘白,就连眼睫毛上也粘着白絮。 在以前,刘氏只见过徐根宝一身白絮,还没有看见王小菊这样干过活。 从此谁也靠不住,需要自己努力了,突然感觉有点可怜,赶紧拿帕子让两人洗脸擦身。 等一切收拾好,大家才落座吃饭。 有菜有肉,这一顿原本该开心,可吃得气氛压抑。 王小菊一直低着头喂孩子吃饭,都顾不上自己吃。 还是田氏心软看不过意,一把拉过磊子:“你还是自己吃,早上就只喝了一碗水,现在又累大半天,我来帮你管孩子。” 徐根宝三两下填了肚子就说道:“江婶子,那床棉絮马上就要做好了,我这就去。” 江枝放下筷子,让他别急着走:“根宝,你再坐一会,我有几句话要说!” 徐根宝知道需要接受拷问的时候到了,又把屁股放回凳子上,可因为紧张,整个人都硬邦邦的绷着,抿了抿嘴巴:“江婶子,你问吧!” “根宝,你一天能弹多少床棉絮?工价多少?” 这是江枝最担心的问题。 在现代有机器轧籽,还有机器梳花,工匠们用蓬松的棉花做棉絮,需要的是绑棉线网筋,两人一天能做十几二十床。 可这里需要从手工脱籽开始…… 见江婶子没有问为什么不干农活,是问自己做棉絮的事,徐根宝也放松下来:“我在镇上做不用轧籽,一天能做两床。 要是去山里得自己轧籽,有小菊帮忙,一天能做一床半。” 做棉絮的工价他也说了:“在镇上是每床五十文,进山的工价还没有想好,准备收八十文。” 江枝点点头,她对棉花工艺收费不懂,还是徐根宝这样的专业人士才知道。 刘氏在旁边欲言又止,听到进山,终于忍不住道:“你跟那些山里的人不熟悉,遇上蛮不讲理的怎么办?现在这世道不太平,万一出事……唉!” 平川县的兵乱才过,虽然看着平稳下来,可每个人心里还提着一根弦。 山里的村子更是防备心重,陌生人要走乡串户就冒着风险。 徐根宝道:“我在镇上认着几个熟人,以前跟着师傅也去过,现在就想先去他们村里干活。 就是没有新棉,还能做旧棉絮翻新,脏是脏点,好在干活快。” 江枝再次点点头,如果去熟人村里干活,是熟人熟事还算可以,一个带一个慢慢就能做上路。 就是旧棉絮翻新不是一般的脏。 江枝又看向王小菊:“你舍得丢下孩子去吃苦?” 进山去可不是镇上,说来就来,说走就走,有时候走一天才有一个像样的村。 要是家家都要弹花,一个月也难得出来一次。 而且天天干这种脏活累活,她一个从小到大娇滴滴的能承受?不会中途跑了? 这也是刘氏最担心的。 王小菊咬了咬牙:“趁着磊娃子小,我还是赶紧挣点钱,以后再不被人欺负!”说出这句话,她眼眶一下就红了。 欺负,在王小菊这个有多种意思,以前是田氏,江枝欺负她,只因为没有满足她的要求。 现在被娘家嫂子打出来,还刮骨三分的骂她灾星。 吃婆家害娘家,好吃懒做活该一辈子受穷,只要有她这个祸害娘在,以后磊娃子就是个打光棍的命。 她现在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欺负。 徐根宝突然起身,跪在刘氏跟前:“娘,我要去挣钱。 在家干农活虽然安稳,但没钱用。 我不怕吃苦,要挣钱回来修房,要让别人看得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