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8节
书迷正在阅读:失忆后我拥有四个未婚夫、继后、拜托,我家师兄天下第一、被匹配度4.2%的下属标记了、第一剑修的饲鱼指南、疯批病娇渣男短篇合集、操狐(强制甜宠、1v1、古风玄幻、高H)、春桃(古言,1v1)、坠翠蓝河(ABO NP)、虚妄经年
人家能信任你了,给什么吃什么。 现在不同,现在是专业上的考核,内行只认药不认你是何人。 最后老掌柜将药水一饮而尽,这才开口:“成药一般分:膏、丹、丸、散、胶、酒、露、茶、锭。你这药……” 经验丰富的老掌柜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形容,药材的确是板蓝根,可这不知道归为哪一类。 江枝赶紧道:“冲剂,冲泡后的汤剂!” 她知道,在古法制药里是没有“冲剂”这个词的,就是现代也改为“颗粒”。 现代的片剂、浓缩丸,合剂、糖浆剂、冲剂、酊剂、橡胶硬膏都是在传统制药上的改变创新。 老掌柜想说的大概是“散”。 可古法里的“散”是一种或者数种药物细粉均匀混合而成的干燥粉末,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种,不是熬煮后的浓缩颗粒。 “冲剂?” 老掌柜想想刚才那一碗药水……的确是冲兑出来的药汤。 “你这板蓝根冲剂的确不错,药香浓厚,药味纯正,里面的红糖也能中和一部分苦味,可这效果比不上熬煮过的汤剂。” 霍老掌柜一针见血的挑出成药短板。 江枝点头:“的确是这样的,一方一人,郎中开药也随时需要调整药方。 而我这药单用,想治病的效果肯定会差一些。 但方便携带一条,就可以弥补效果减弱的缺点,小病时就能自行处理,不用把身体熬到病重。” 古人煎药治病是很有讲究的,一方面是药材的要求,三碗水煎一碗药,药也分先下后下。 另一方面也是调整情绪,能自己亲自煎,就最好亲自动手,不假手于人。 比如说治疗“失眠”药,临睡前服药。 煎药之时所需要的耐心,可以让人情绪稳定,心态平和,再把药喝下去,也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 现在换成一包粉,一冲一兑再咕咚两口,方便是方便了,却少了灵魂。 不过,也正因为中药的复杂性,也限制了中医发展。 听到江枝的解释,霍老掌柜认同的点点头:“这对行者来说,携带方便,不失救急之法!” 虽然认同了“板蓝根冲剂”,但老掌柜并没有点头,而是跟江枝聊起家常来。 先是问江枝住在何处,家有几口人,家中是什么情况。 这是对合作伙伴的摸底。 徐家村就在旁边,自己现在还是村长,去年给医棚送药人尽皆知,不怕来调查,只怕不调查。 江枝一一回答,只是在问这制药的法子从何而来时,江枝笑笑:“这是我偶尔得来的秘方,章县令也尝过药。” 霍老掌柜神情凝重起来:“章县令也知道?” “是!” 她把药混淆了一下,一个药片,一个冲剂,不担心霍老掌柜去县衙调查。 霍老掌柜说到这就不再追问药方来源,而是说起药:“你这板蓝根是取自何处?” 板蓝根虽是一个药名,却有南北之分,就连植物也是完全不同。 江枝知道这又是药物考核。 药是治病救人的,不是什么人拿来说是药,就可以入口。 “我这用的是本地马蓝,根为板蓝根,叶片可以取染膏和药物青黛。 药铺里的板蓝根一般为北板蓝根,根也是板蓝根,叶片为大青叶。” 霍老掌柜点点头,南板蓝根产青黛,北板蓝根产大青叶,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药物。 也只有行内人才知道的,看来这个江氏的确对药材很有认知。 接下来又问了几种药。 “好,不过你这板蓝根冲剂我还需要送回城里查验一下,三个场集之后给你答复!” 药箱留下,可以走人了。 江枝心里顿时大松一口气:“好!那就静候佳音!告辞!” 她感觉自己已经汗流浃背,再待下去就要汗流满面,早迫不及待的想走。 走出百草堂,一直老实跟在身边的二瑞才不解道:“娘,你怎么没有卖药?我们买粮买种子还没有钱!” 江枝轻声道:“出现新药,百草堂需要跟族中报备,还要去章县令那里探听底细,不会随便买药的。” “至于买粮的钱……” 她从腰间掏出一个钱袋:“里面有三两银子,就说是卖药的钱!” 徐二瑞点点头,刚才娘在里面说的话,他也听愣了。 下图为北板蓝根,产地西北、华北,一年生草本,十字花科菘蓝。 第165章 买粮种 江枝在百草堂耽搁的这段时间里,小满在李老实的帮助下,才卖去一半草鞋和一卷麻布。 眼看只有半天的集市就要散场,小满着急了。 上次有江婶子在,草鞋卖的价高还卖得快。 今天自己俩人也这样喊,怎么就不吸引人了?连围过来看的人也少。 等看见江枝和徐二瑞回来,小满迫不及待的就抱怨起来:“唉!今天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,这些人都不过来买东西,我跟李叔喊也喊了,就连价也降了,还是不好卖!” 旁边,李老实讪讪的站着,他已经尽力了,可不知道怎么就比不过上次。 江枝看着这两人,只感觉好笑:“这才是正常的吧!谁说东西一定拿多少就卖光,你看旁边那些摆摊的不都一样还堆着。” 上次好卖是因为有王小菊在这闹事耍了一阵猴,聚了人气才卖出去。 今天没人闹,平平无奇自然就这样了。 在那些直播间里,只要人气够,只要主播会吆喝,只要一声“家人们,不要999,只要99、现在9块9……” 气氛烘托到位,就是一坨屎也会被人抢着买,还生怕别人抢了,自己抢不着。 大生意靠守,小生意靠吼,没办法,小满和李老实还得继续叫卖。 江枝和二瑞又去找买粮种的田贵徐根有他们。 此时的粮铺前依然有人,大多都是买上一小斗粮食应急。 田贵已经选好种子,正站在旁边跟武阳说着话,看见江枝到来,忙扯过背篓:“江村长,这就是买的种子,有四十斤,我们正商量再买些菜种豆种。” 米粮不够,小菜来凑,瓜豆也是半年粮。 江枝打开袋子看了看,微微蹙眉:里面都是玉米。 这点种子根本不够全村人种,而且还没有红薯和稻子,这都是现在急需要的。 另外自己山上有豆种和菜种,不需要另外花钱。 “没有稻子可不行,村里难得有十几亩水田,不能浪费。红薯也该育苗,几十斤总该有的。” 田贵为难的挠头:“那些钱……只能买到这些了!” 江枝取出三两银子:“这是我刚才到百草堂卖药,又借来了些钱。” 田贵和武阳看着银子眼睛放光:“这、这银子……” 他们想接,又不好意思伸手,还是徐二瑞拿过银子:“田贵叔,武阳哥,先选种再给大家买些粮吧! 我娘说这钱不是白给的,要记在公账上。 等以后收了粮食,各家都是要还钱的!” “好,好!借钱肯定是要还的!” 田贵见钱有了出处,以后也是一起还,他心中顿时就稳了。 自己等人刚到这里立足,事事都欠着人家的,欠多了,那就是一笔还不起的账。 这边几人欢天喜地忙忙碌碌的称种买粮,江枝却总感觉哪里不对劲,好像还差着一人。 徐根有怎么不见人? 等到田贵他们把粮食和种子买好出来,江枝才问:“徐根有到哪里去了?” 武阳道:“我们买种的钱不够,根有叔就说他去找在镇上做手艺的兄弟借一点,先把村里要用的粮种买够,到现在还没有回来!” 徐根有的兄弟就是徐根宝,那就是王木匠家,借到现在还没有回来? 江枝细一琢磨,不好,恐怕是又跟王家起冲突了。 王家可不是善茬。 不仅王小菊恨着徐家,说什么在徐家被欺负,还跟自己还有着仇。 就这情况,徐根有去借钱能借到才有鬼。 “二瑞,你去让李老实和小满别卖草鞋了,赶紧过来!” 一声招呼,小满和李老实立即收拾好小摊过来。 这一阵,他们依然没有卖出去,早就不耐烦了。 “婶子,啥事?”小满兴冲冲道,他其实已经听二瑞说了徐根有去借钱的事。 “小满,二瑞,你们和武阳带这些粮种先去镇口等着。”江枝认真道。 王家的铺子就前边的街上,这时出镇就要经过。 粮种很重要,自己可没有钱再买第二次,还是让二瑞他们先送走。 见是把自己打发送粮,小满一下就没了精神,蔫蔫说了一句好。